生存的寂寞
谷川俊太郎被譽為日本近代以來最受歡迎的詩人。儘管日本明治時代(1868-1912年)以來湧現出大量優秀詩人,其中包括「近代詩之父」萩原朔太郎、北原白秋、中原中也、宮澤賢治,以及活躍於戰後詩壇的田村隆一、茨木Nori子、新川和江等。然而,沒有一位詩人像谷川俊太郎這樣受到如此多讀者的喜愛,且堅持創作70餘年。
人類在小小的球體上
睡覺起床然後工作
有時很想擁有火星上的朋友
火星人在小小的球体上
做些什么我不知道
(或許囉哩哩、起嚕嚕、哈啦啦著嗎)
但有時也很想擁有地球上的朋友
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事
万有引力
是相互吸引孤獨的力
宇宙正在傾斜
所以大家渴望相識
上述詩文節選自谷川俊太郎18歲時在文學雜誌《文學界》上發表的《二十億光年的孤獨》。許多日本人都曾在教科書或者其他地方讀過這首詩。該詩用清新靈動的語言,表達了浩瀚宇宙中的人類,既擁有對生存的喜悅,又難免感到孤獨、不安、渴望夥伴的複雜感情。
從降生的那一刻開始,人類便向著死亡前行,這是一種悲劇性的內核。自古以來,日本人便在四季更替的自然中敏銳地體悟到生命的變幻無常,並通過「物哀」來表達這種「生存的寂寞」。
正因為人類意識到自身的不完美與扭曲,所以才會需要他人。人們不斷尋找可以填補自己殘缺的存在,不停地做著遙遠的夢。當讀者觸及到詩句清冷的表面之下蘊藏的靜熱後,也不禁會發出一聲歎息:「生於此世,何其感傷。」
這首詩讓我聯想到平安末期至鐮倉初期的僧人、歌人西行法師(1118-1190年)的和歌。西行捨棄了武士的榮華,成為一名歌人。千年之前,他與年輕的谷川俊太郎一樣,仰望夜空,在靜寂的自然中,探索內心,賦歌抒懷。
豈是天月教長歎?
好借蟾光淚漣漣。
滿眼秋色深
野鴨盤旋在黃昏
縱不知趣也動心
谷川俊太郎的詩隨性而直白,看似十分現代,但若究其內核,或就能感受到一脈相承的日本傳統情感。
保持「柔軟的心」
1931年12月15日,谷川俊太郎在東京出生,他是哲學家、曾任法政大學校長的谷川徹三與其妻多喜子的獨子。儘管當時軍國主義盛行,但在大正民主思潮中長大的夫妻二人,給了谷川俊太郎開明的家庭環境。每年夏天,谷川俊太郎都會到淺間山腳下的北輕井澤別墅度假。據說,後來他作品中展現出的自然與宇宙意象,正是深受在北輕井澤所見所感的影響。谷川俊太郎入讀舊制東京都立豐多摩中學(現都立豐多摩高中),1945年日本宣佈戰敗時,他13歲。
談論到日本戰後文學作家時,他們在二戰結束時的年齡是個很重要的問題。造成300多萬人死亡的這場戰爭,平民、士兵、孩童都是怎樣度過的?年齡稍有差異,其經歷就可能完全不同,這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文學創作。在戰後日本詩壇影響力較大的,有小野十三郎等繼承了戰時無政府主義運動或無產階級詩歌傳統,否定日本傳統抒情詩的詩人;也有鯰川信夫、田村隆一等有過被徵召入伍經歷,以同人詩刊《荒地》為陣地的「硬派」詩人等。
而谷川俊太郎在二戰結束時尚年少,儘管也有過沉重的經歷,目睹過橫屍遍地的廢墟,但他始終保持著一顆柔軟的心。21歲時,他加入同人詩刊《櫂》。川崎洋、茨木Nori子以及與谷川俊太郎同代的大岡信等詩人,均是該刊成員,他們的作品溫和恬靜,讀來沁人心脾。
攝於1980年5月(時事)
不相信詩和語言的詩人
自20世紀60年代起,日本社會逐漸富裕起來,谷川俊太郎從事了一系列文字工作,大眾知名度不斷提升。1962年,他所創作的星期歌《月火水木金土日之歌》的歌詞,榮獲日本唱片大賞作詞獎;1963年,他為改編自手塚治蟲作品的動畫片《原子小金剛》創作了主題曲歌詞;1964年,應電影導演市川崑之邀,還參與了紀錄片《東京奧運》的製作工作。接著,在1965年發表的組詩《鳥羽》中的一篇,震動了日本文壇。這首詩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:詩人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?
沒有什麼要寫
我的肉體被太陽暴曬著
我的妻子很漂亮
我的孩子們很健康
跟你實話說吧
我以詩人自居
但其實我不是詩人